艾滋新闻

“中国艾滋及相关法律政策”全国咨商会召开

艾滋病检测中心2013-12-13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艾滋病的蔓延,是全人类、全社会共同面临的话题。2013年12月9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2013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召开。

与会人士分析了现行法律对中国应对艾滋病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受艾滋病影响最严重的人群,包括男男同性恋者、性工作者以及药物依赖人群。论坛持续了两天,分为主题发言和讨论两部分,近百名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艾滋病预防专家和法律专家,NGO组织工作者出席论坛。

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临时指导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陇德发言指出,“在艾滋病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法律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艾滋病的预防必须与艾滋病人的人权保障密切结合起来。”他强调良好的法律环境对于有效实施艾滋防治公共干预的积极推动作用,简要介绍了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的背景和发展状况,“以促进相关各方就艾滋病和权益议题形成平等、开放、尊重、有序、积极参与的沟通与交流机制为目的,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推动政府及各方积极行动为宗旨。”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指出,在艾滋病成为严重威胁全世界卫生健康的形势下,发动社会力量、发挥法律及其他相关控制手段阻止艾滋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艾滋病领域的相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较早关注了艾滋病相关领域的法学问题。”

据了解,中国在艾滋病政策与立法的实施过程中,面临如隐私保护、自愿检测、反歧视、社会救助等政策完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2012年开始合作,共同开展针对中国艾滋病防治法律制度的研究,梳理既有研究成果,通过规范分析、比较法研究,为我国艾滋病立法的完善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提高艾滋病病人的人权保护水平。在一年多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艾滋病法律制度研究报告和艾滋病核心受影响人群报告。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白桦说,“一些法律,尤其是刑事法律,应赋予妇女权利,保护受影响人群,反对羞辱和歧视,成为发展公共卫生和保障人权的有力工具。”白桦强调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中国政府履行承诺并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密切合作的必要性,积极肯定了咨商会议在推动会议出台结构化议程、推动艾滋防治立法的重要作用。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官员Hedia Belhadj肯定了中国在应对艾滋病方面已经取得的相当大的进展,同时指出,“重点人群中的艾滋病新感染者的趋势却令人担忧,尤其是男男同性恋者和低收入的性工作者。法律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来消除歧视,保护权利,从而扩大对该群体的服务,最终推动应对艾滋病”。

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副司长李志路认为通过教育和宣传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公众预防艾滋的法律意识是当下预防艾滋的重要手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把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全民普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今后也将继续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活动,让全社会了解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为进一步预防艾滋病创造更好的法律环境,让法治精神点亮红丝带。

“全国律师协会愿意推动律师对受艾滋病人权提供优质有效的法律帮助,也应当为改进法律政策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推进中国艾滋病问题法律保障做出贡献。”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与公益法律事务委员会主任佟丽华律师提出要高度重视律师在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人权利保护方面所产生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要重视人文精神,追求人权文化,履行人文的社会责任;第二要重视司法方面的人权保护,注重法治权威的建设。“我们所有的法律体系、法治建设,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健康安全尊严。人民大学的精神的实质就是让所有的学生懂得什么是人类的慈爱之心,如何让爱心化成脚踏实地的实践。”韩大元表示人大法学院愿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普及、理论研究及立法参与之中,为推动人权事业发展、弘扬人权文化贡献应有之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林嘉以“中国艾滋病法律制度及对核心受影响人群的影响”为主题进行发言。在分析中国及世界艾滋病疫情和中国艾滋病法律制度基础上,林嘉教授指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师生就当下艾滋病防治的立法状况和相关人员权利保护状态进行调研分析,深入云南、北京、河南等地,就构建更为合理的立法体系,完善包括宣传教育、政府防治等各方面的具体制度,明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平等权、隐私权、婚姻权、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健全反歧视法律体系等问题提出建议。

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中,各方代表畅所欲言,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徐鹏用图表向与会人士展示中国当下艾滋病疫情形势——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截至2013年9月30日,报告现存活约43.4万,1——9月新发现约7万,主要传播途径:经性行为传播而患病高达89.9% ,其中异性性行为69.1%,同性性行为20.8,通过静脉注射吸毒而患病比率为7.6%;蓝蓝女士代表中国性工作者解释了相关法律和政策及法律实现方式对性工作者人群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警察将使用避孕套作为性工作的证据,尤其是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低收入性工作者。因此,许多性工作者和他们的客户由于害怕被捕或拘留,都不愿意使用避孕套。”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艾滋病防治与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权益保护,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策略,先后制定艾滋病防治的中长期规划和两个五年行动计划,并于2006年发布实施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将多年形成的政策策略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为全面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规定了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免疫关怀政策和不歧视原则。国家十二五防控目标又进一步决定,减少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生存质量,还确定了减少并发感染,降低病死率的具体指标要求。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依然严峻。我国虽然仍属于低流行国家,但是疫情分布面广,感染人群区域多样化。今年前九个月发现的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经性传播比例接近90%,大学生感染人数持续上升,15至24岁青年学生感染者占全部感染者比例已经上升至1.7%。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虽然成绩巨大,但是医疗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艾滋病人及感染者医疗保健需求,艾滋病社会歧视普遍存在。此次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报告相关调研成果,并组织讨论。推进没有艾滋病歧视的社会环境的创建,为艾滋病人及感染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