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检测中心2013-03-23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全民参与是指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社会各个层面积极参与的防治局面,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力投入是指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弘扬防治工作者的奉献、进取精神,营造支持性的防治环境;全面预防是指全面落实健康教育、检测干预、治疗关怀等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提高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
一、疫情情况
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2012年1-10月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8802 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
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性途径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今年1-10月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途径传播所占比例为84.9%(去年同期为77.9%),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为21.1%(去年同期为15%)。2012年哨点监测发现,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6.7%。二是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全国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超过1000的县(区)有93个,超过5000的县(区)有5个。疫情严重的9个省(区)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的79.9%。15—24岁青少年和5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数逐年上升,仅2012年1—10月就分别报告9514例和16131例,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2.8%和20.2%。三是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艾滋病死亡人数增加。2012年1—10月,报告的艾滋病病人数为34157例,较去年同期增加12.7%,艾滋病死亡人数为17740例,较去年同期增加8.6%。
今年11月20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2011年底,全球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400万人;2011年,新发感染250万人,艾滋病相关死亡170万人。
二、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底,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的防治目标。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一)扩大检测工作覆盖面,发现了更多的感染者和病人。目前已在全国2966个县建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网络, 建立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14305个、确证实验室339个、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8899个。全国所有的县级均已具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能力。2012年1—10月,共检测831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20.9 %。
(二)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减少了艾滋病的新发感染。截至2012年10月底,在全国28个省(区、市)开设了753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38万人;目前在治20.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5万人。参加维持治疗病人的目前艾滋病新发感染比例为0.2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2.3%。2012年10月,全国月干预暗娼人群达到67.8万人次,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达到27.2万人次,覆盖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18%和25%。
(三)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降低了艾滋病病死率。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抗病毒治疗机构已达3430个,累计治疗成人病人达到19.7万人;目前在治15.8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8万人。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目前已达84.0%,接受治疗病人的病死率显著下降。目前,我国成人抗病毒治疗效果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儿童抗病毒治疗总病死率接近发达国家。
(四)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每年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卫生部聘请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公众人物为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制作了艾滋病公益宣传片(画)、手册等材料并下发各地。各有关部委继续针对大众人群和农民工、青少年、妇女等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开展宣传教育。
(五)加大经费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今年,我部积极与民政部门研究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有关机制。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23.9亿元,较去年增加了近2亿元。2012年,卫生部协调约1亿元人民币,资助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此外,在全国工商联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下一步,我们要在《“十二五”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贯彻落实扩大宣传教育、监测检测、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等“五扩大、六加强”政策措施,进一步缓解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和病人病死率,减少社会歧视,改善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